下肢静脉性溃疡

下肢静脉性溃疡是由持续或慢性静脉功能不全、静脉高压引起的下肢开放性皮肤损伤,占所有下肢慢性伤口的50%以上。 在中国,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的患病率为8.89%,其中下肢静脉性溃疡占1.5%。下肢静脉性溃疡发病机制复杂、病程长、治疗难度大,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加重了患者、家庭及社会的经济负担。

 

2023年,中国微循环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发布的《下肢静脉性溃疡伤口管理专家共识》建议:遵循TIME原则进行伤口床的准备,主要通过清除创面坏死组织、控制炎症和感染、维持创面湿性平衡、促进创缘上皮化的形成来实现,总体目标是创造一个最佳的伤口愈合环境,特别适用于处理不能通过正常愈合的慢性伤口。其中:

• 清创:临床常见的清创方法包括外科手术清创、保守锐器清创、机械清创、自溶性清创、酶清创、生物清创和一些新型清创方法。共识建议根据临床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清创方法,也可同时使用多种清创方法。

• 感染管理:通过伤口床的颜色变化、易碎和不健康的肉芽组织、异常气味、浆液渗出增加和溃疡部位疼痛等征象来确定存在溃疡局部感染。建议存在局部感染征象时进行伤口分泌物细菌培养,使用抗菌敷料进行局部抗感染治疗。在患者可耐受的情况下,建议采取外科手术清创或保守锐器清创联合其他清创方法来减少细菌负荷,怀疑存在生物膜时建议首先采用此两种方式进行清创。当有临床征象支持可能存在生物膜时,建议于溃疡局部使用抗菌敷料清除生物膜。当存在播散感染、全身感染迹象时,应根据伤口菌落培养结果,遵医嘱全身应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 渗出液管理:主要通过敷料的使用来实现。新型功能性敷料不仅能完成渗出液的管理,还可加速创面修复,减少伤口感染,减轻患者痛苦。建议根据临床条件、每次伤口评估情况进行选择,原则上选择能够提供温度和湿度适宜、控制渗液和感染、保护溃疡周围皮肤的敷料。

 

维愈康SGF纤维敷料有效治疗下肢静脉溃疡创面